百年前的操盤手_傑西李佛摩_由下而下的操盤法

最近看了一本書:傑西李佛摩,寫的很不錯
後來有找到一本書為:股票作手的回憶錄,為同一個人
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喔~~

這本書封面:

由下而下的操盤法-交易時機祕笈
時機就是一切
「除非你押上你的錢,否則你不會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。」因為你的情緒未受到考驗,左右市場走向的是情緒,不是理智。

TDT- Top Down Trading由上而下操盤法
一如其名,在交易任何單一個股前,必須檢視以下項目:大盤(TM)、產業(TIG)、姐妹股(TT)、實際個股
「等待,直到證據優勢都站在條一邊採用由上而下操盤法,要有耐心」
「成功的交易首重對產業類股走勢的了解」傑西.李佛摩

TM-The Market(大盤)
檢視大盤的方向(最小抵抗線),來確定交易方向,類似我們所說的:多頭時作多,空頭時作空。不過,李佛摩不使用多頭或空頭的說法,因為會缺乏彈性,且會塑出一種極端的心態,他使用最小抵抗線來檢視,應該就是類似於趨勢線的東西,將高點與低點連接,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代替:如MA平均線

TIG-The Industry Group(產業類股)
檢視產業類股的趨勢。
先確認走勢是否在正確方向上,最小抵抗線可為所選定的交易帶來利潤。
「成功的交易首重對產業類股走勢的了解」
「遠離弱勢類股」,避開弱勢類股,而偏重強勢個股,當各項因素不利時,操盤手必定有意願且有能力逐日修正自己的部位,並且行動。
「假如美國鋼鐵的基本面有利其股價的表現,那麼其他同屬鋼鐵族群的個股也會適用相同的基本面。這個說法也適用於空方市場,當某一類股基本面轉壞時,同屬此一族群的全部個股也無一能倖免。」
「華爾街一次又一次上演這一幕,但人們對眼前的這現象卻視而不見,換券交易至高考量,就是要檢視產業類股。」傑西.李佛摩

TT-Tandem Trading協力車操盤法
選定個股與其姐妹股的走勢,並做相互比較。
「除非有兩個堅定的確認,否則出現的訊號就不能當真,你必須親眼看到姊妹股協力前進,這才是真正的確認。」
比如說你要交易力晶,同時檢視南科的走勢,或是想交易Yahoo,同時檢視AOL(美國線上)
這是對於TIG的一種確認,如果一個產業是好的,那麼同屬於一個產業的個股應該都是好的。
不止監控你在交易的股票,同時檢視另一檔姊妹股,如果它出現警訊,你就要提高警覺。
「成功的操盤手,永遵守最小抵抗線遵循趨勢趨勢是你的朋友」傑西.李佛摩

FCL-Following The Current Leaders(追隨主流股)

「將你對股市走勢的研究聚焦在當時最受矚目的話題上,也就是主流股。行情就在這裡--如果你無法從走勢領先、活躍的重點股上賺到錢,你就無法在股市裡賺到錢。」

「其次,這樣做讓你縮小操作範圍也比較有掌握力,你可以集中精神,盡最大的努力來操作股票。不要受貪婪的影響,忙著想抓住股市的最高漢最低點。」

「我認為應當針對市場龍頭股作交易,和龍頭類股中表現最強勁的股票並肩作戰。不要撿便宜貨、難兄難弟股,你必須和主流類股中的領頭羊、主力、表現最強勢的股票保持形影不離。你還必須留意,這檔股票不見得是該類股中傳統上的那檔領導股。有時候,該類股中會出現一檔規模較小、經營完善的股票來領導行情,也許因為它推出新產品,所以打敗了老牌領導股。小心警覺!挑選該類股中走勢最強勁的股票,而不是最便宜貨再等敗部復活的股票。」

這不就是熱門股?也許這正是我們經常跟不上飆股的原因,因為我們都有自以為是,輕視熱門股的潛意識。不過就我的經驗看來,「將你對股市走勢的研究聚焦在當時最受矚目的話題上,也就是主流股。行情就在這裡」這句話是對的,比如說今年的IC設計、生技、水資源,你死抱著你心目中的好股票而錯過了多少漲勢最凶的股票?

RPP-Reversal Pivotal Points(反轉關鍵點)
關鍵點代表出手交易的心理時刻,反轉點代表趨勢反轉的標誌,從不要想在最高點賣出股票、最低點買進股票;而是應該在正確的時間點買進與賣出

「思考是賺不了錢的,坐著好好等才能賺錢。」
這不是叫你買了股票以後,然後坐在那裡等著行情展開,而是抱著錢坐著耐心等,等待「完美的行情自己出現」。要所有條件成熟,情況最有利時,才能展開致命一擊。時機就是一切,在關鍵點買進,可以讓你把握最佳時機「恰好在行情即將展開時」介入交易。

「關鍵點的研究簡直令人目眩神迷,但你會找個自己研究的黃金領域,並且帶來奇秒的喜悅與滿足,並且比聽信明牌或他人指點賺錢更令人雀躍萬分。憑自己所見出手,運用耐心且警戒著危險信號,那麼就會發展出一套適切的想法。」

「在心理面對未來走勢作預測是可以的,但你一定要靜候市場出現那個確認你判斷無誤的信號--只有在這時候,你才可以用你的錢去採取行動。作為確認信號的關鍵點是十分重要的,但你一定得等到它們上場演出才行。」

「市場的表現時常與投機客的預測背道而馳。這種情況發生時,成功的投機客必須捐棄成見,跟著市場的表現走。精明的投機客不會和股價表現爭辯,記住了,市場永遠不會錯,個人意見則經常是錯的。」

反轉關鍵點的出現幾乎都會伴隨著成交量的大增,買進的人與忙著出場的人,短兵交接;相反操作時亦然,成交量的增加是重要的因素,通常當日成交量會比日均量暴增50500個百分點。

反轉關鍵點通常出現朝一個方向走一段時間後,必須耐心等待才能抓住。
關於反轉關鍵點,每個人都可以發展一套自己的判斷方法,有的人是利用均線的黃金交叉等等,也可利用包寧傑帶狀操作法的三種模式--反轉、順勢、價格波動率突破。

CPP-Evaluating Continuation Pivotal Points(行情持續關鍵點)
用來推斷走勢是否朝正確方向走。好比軍隊也會下令暫停大舉進攻,讓補給線可以跟上軍隊,且讓士兵有機會休息。
這個類似於型態學中的「連續」型態,也就是股價經過大漲之後中間的正常回檔或整理,然後再繼續原來方向的確認關鍵點。

它提供兩項功能:(1)確認基本趨勢未變(2)提供一個買進或加碼的機會。

S&ODR-Spikes& One Day Reversals一日反轉
伴隨不正常爆大量而來的股價反轉,需要非常警惕,常會造成行情的一日反轉。
如果有耐心在上漲途中抱牢它,在一日反轉時,也要有勇氣做正確動作,對信號予以關注。

V-Volume成交量
對成交量存十二萬分警覺,因為成交量急速變化,就是脫離常軌或偏差了。
判別吃貨量或倒貨量:倒貨不會是在剛往上時倒,而是拿下來往下倒;世人皆不願認賠,當股價下跌時,一般會抱牢他們股票,等反彈成本價時再賣,這是也是股票反彈到前高時,會走勢蹣跚,因為之前在高點買進的人害怕了,所以他們很樂意這此時賣出,但一突破高點後,這就是極佳買點,如破繭而出,一片海闊天空。
相反的,如果出大量後,股票卻躊躇不前,無力再創高,代表眼前行情無以為繼,是強烈暗示,是即將作頭的警告。


簡介:

傑西‧李佛摩(Jesse Livermore),1877
名言:
「用盡心機,賺不到錢;縮手不動,錢財上門。」
「華爾街從未有所改變,賐富來來去去,股票此起彼落,但華爾街永遠沒變,因為人性永遠都不會改變。」
「任何有心從事投機的人,都應該將投機視為事業,而不是像許多人一樣把它當成純賭搏。」
「什麼事也不做時,那些自覺必須天天殺進殺出的投機客,正為你的下一趟冒險之旅打好基礎,你將自他們所犯錯誤中歡呼收割。」


1877726,傑西‧李佛摩(Jesse Livermore)生於麻州,家境窮困,父親在新英格蘭與天爭地,務農為生。生活現狀不能滿足年幼的傑西。父親要他輟學,子承父業,才十四歲的他,毅然離家遠走高飛。他啟程前往波士頓,口袋裡只裝著母親給的幾塊錢。他在潘偉伯公司(Payne Webber)找到一份抄黑板的差事,工資微薄,每個星期才領六美元。潘偉伯雇有行情收報員,坐在營業廳,行情收報機的股票報價一進來,就得儘快扯開嗓門大喊。李佛摩的新工作,是一聽到報價喊出,趕緊將數字抄寫在大黑板上。黑板蓋滿了這家經紀公司的整個牆面。
李佛摩在學校數學本來就很好,華爾街的報價行情,正好投其所好,儘可發揮所長。他天賦異稟,數字過目不忘,有如相片般牢記腦海裡。其實,小時候在學校,他一年就念完三年的數學課程。他趁在潘偉伯上班之便,記住各種股票的價格和代號。他像渴馬奔泉般,貪婪地研讀行情,全神貫注緊盯著報價紙帶。他也開始作筆記,把抄黑板時抄到的數字記下來,而且很快就發現,裡面有一些型態躍然紙上。他在像日記般的筆記簿裡記下幾千筆價格變動,埋首研讀它們,尋找那些特殊的型態。由此可見,李佛摩才十五歲,已經十分認真地研究股票型態和價格變化。「在職訓練」讓他親眼目睹股市裡面的交投活動,以及人們如何參與市場。他注意到,大部分人的行為舉止亂無章法,不照一定的規則或既定的計畫去做,也不肯下工夫研究股市和它的走勢,所以投資股市穩賠不賺。
他的第一筆交易,是和朋友一起做的。他們湊了五美元,買百靈頓(Burlington)的股票,因為李佛摩的朋友認為這支股票會漲。他們在一家空殼證券商(bucket shop,譯註:空殼證券商是指不誠實且未登記的證券經紀商,利用客戶的資金,投機性買賣股票和商品,或者接受客戶下單買賣,卻未透過交易所進行交易)下單買賣。空殼證券商很適合拿小錢去投機。投機客基本上是賭股價下一步往哪裡走。也就是說,這是非常短線的操作。你也不必真的擁有股票,才能放手一搏,但是萬一股價走勢對你不利,賠掉10%之後,你會遭到斷頭的噩運。這等於是實施10%保證金的規定。李佛摩因此養成習慣,在操作生涯的大部分時候,恪遵嚴格的認賠出場守則。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經驗的累積,他更上一層樓,能在損失不到10%的時候,就斷然認賠出場。
投資百靈頓之前,李佛摩查了他的筆記簿,看了它最近的交易型態,相信價格一定上漲。所以說,他在十五歲的時候第一次買賣股票,而且最後分到3.12美元的利潤。
他繼續在空殼證券商交易。十六歲時,靠交易股票賺到的錢,已經多於潘偉伯給他的工資。等到賺進一千美元,他辭掉工作,全心全力在空殼證券商交易股票。
李佛摩賺進很多錢,損害到空殼證券商的利潤,二十歲那年,波士頓和紐約兩地的空殼證券商都下達禁足令,不准他進場買賣(但他依然來回涉足兩地的空殼證券商,如果在某座城市被發現,就跳到另一座城市去操作)。由於操作十分成功,有人稱他是「拼命三郎」(The Boy Plunger)。空殼證券商不想和他扯上關係,更不希望看到他用贏錢的操作手法,從他們的號子不斷把錢掏走。
李佛摩躊躇滿志,決定前往紐約,操作紐約證券交易所(New York Stock Exchange)掛牌交易的股票。畢竟,那裡是群英薈萃之地,他準備在這個廣闊的天地裡一試身手。他選了一家經紀公司開立帳戶,用2,500美元當本錢。以前在空殼證券商操作股票,帳戶裡的資金一度高達一萬美元。
好不容易賺來的利潤慢慢賠掉,李佛摩嘗到苦頭,終於曉得操作不見得一直那麼容易。因此,他開始分析自己犯下哪些錯誤,造成虧損。詳細分析過去的錯誤,成了李佛摩日後十分重要的成功特質。這也是他最佳的學習工具之一。
李佛摩在第一階段的分析期間,學到一個教訓,那就是他性子急,老是認為非進場操作不可。急性子到了市場,往往一時衝動就操作,卻很少能夠獲利。他因為這個錯誤,付出慘痛的代價;但是直到今天,許多交易人還在犯相同的錯誤。
李佛摩並沒有在紐約揚名立萬。六個月內,不但賠個精光,還向經紀公司告貸500美元。他帶著這筆錢重作馮婦,回到空殼證券商撈取賭本。他發現,空殼證券商一向立即報價,紐約則延後報價。他那時的作法,是根據即時報價,迅速交易。兩天後,他抱著2,800美元回到紐約,並將500美元還給經紀公司。
不過,回到紐約後,他發現操作起來還是比他想像困難得多,依舊只能勉強打平,只好最後一次重回空殼證券商。李佛摩掩飾身分進場操作,帳戶裡面的錢果然很快增加到一萬美元。就在這個時候,空殼證券商的老闆終於又逮到他,永遠禁止他進門。
1901年,股市展開強勁的多頭行情,李佛摩在紐約操作紐約證交所掛牌的股票,作多(買進)北太平洋(Northern Pacific)公司的股票,一萬美元轉眼間變成五萬美元。接著,他認為股市就要短暫回檔,於是建立兩個空頭部位(先向經紀商借股票賣出,再以較低的價格買回,賺取其中的差價),想不到已經到手的利潤很快全吐了回去。這兩筆操作雖然賠錢,但他原來的看法是對的,可惜因為成交量龐大,造成延誤,股價一反轉,馬上就賠錢。
這次的經驗,讓他體會到在紐約證交所執行非常短線的交易十分困難。李佛摩曉得,組織化的交易,過程比較複雜,不同於空殼證券商即時進行的交易環境,所以必須學習如何適應。1901年春,李佛摩再次賠個精光。不久,他發現一家交易混合式證券、新開張的空殼證券商。他想,進場交易這些混合式證券,也很快又能撈到一筆本錢。前後約一年的時間內,他真的賺進不少,直到也被這些空殼證券商發現,並且謝絕往來。
李佛摩一而再,再而三賠損,這教會他一件事:人必須賠上白花花的銀子,才會弄懂市場的運作方式。為了成功,他不到黃河心不死,並且繼續從本身的錯誤和經驗中學習。
這個時候,他也發現了時間要素。股票交易的時間要素,是指操作時務必保持耐性,時日一久,一定有所獲。這和人生中大部分的努力沒有兩樣。它的另一層意思,是指瞭解股票是怎麼交易的。空殼證券商的時間要素非常短暫且緊迫,因為它們的設立和經營方式,賭博成分比較濃厚。紐約證交所的時間要素,則延遲較多,不是立即成交。另外,在紐約證交所買進股票,真的就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。紐約證交所的運作方式和空殼證券商的經營方式,有時間上的差異,所以市場參與者必須對未來的時間做出更多的反應。這便需要保持耐性。多年後,耐性成了李佛摩的一大特質,好幾次操作更因此而大賺特賺。時間要素也向他證明:股票投機成功之路,得走一段相當長的時間。市場參與者不會一夕致富。
◎ 交易股票務必保持耐性,時間一久,定有所獲。◎
Previous
Next Post »